執行內容
截至9月30日執行內容(限150字):使用昆蟲蛋白製作的寵物餅乾,製作出無麩質、無乳糖且低碳的餅乾,藉由減少牛奶以及雞蛋這類高碳排的產品,使用有機的香蕉和無麩質的米粉和燕麥,去製作餅乾,以及使用一些農業廢棄物以及昆蟲養殖的副產物去製作有機液肥,有利於農業永續發展。
行動目的
食農循環永續的發展不僅僅只有是技術面的精進開發,還必需結合不同面向的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才能深化各界食農教育、推廣永續發展觀念與落實社會責任的承擔。雲林縣與鄰近地區是台灣農業生產與食品加工的主要地區,而如何減少農產與食品加工過程中所產生的副資材或將其再利用是各界需關注與積極面對的問題,此一問題直接關聯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12項(SDG12)—負責任的消費及生產中有關減少食品損失與食品廢棄物的指標(12.3.1.a、12.3.1.b)也是重要的社會責任的議題。因此本計畫將與在地食品加工業者共同攜手承擔社會責任,藉由在地資源整合,利用新技術的開發與落實將食品加工副資材資源化、減少環境污染問題之外(SDG 13),也將衍生的資源投入在地有機農業生產,促進的新產業發展,並加速創新與帶動相關基礎建設(SDG 9),並將計畫相關內容整理編撰成活動與科普教材,用於食農教育推廣(SDG 4),進而推食農永續發展的長遠目標,成就兼容且永續的社會與產業發展(SDG 11)。


